做孩子的阅读导师,不让他们输在终点线上


来源:高中英语教学交流网
发布时间:2014-01-23 13:57:00
查看次数:

内容提要:如果,您的孩子被您培养成了一个爱阅读、会阅读的人,那么,孩子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也不会输在重点线上。

  儿童的阅读兴趣、习惯与能力是未来学习、工作、能力、事业、人生是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但却被当今绝大多数家长所忽略。
  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因为每一门学问都是从阅读书籍开始。阅读是教育的核心,教育的一切都是解决如何阅读的问题。学校的教学目标、家长教育子女目的都应该是培养儿童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终身阅读者即儿童在中学、大学毕业后的人生中仍坚持阅读与学习。
  阅读兴趣、习惯与能力是如何培养起来的呢?家长在其中应当扮演什么角色?
  首先,为孩子为勾勒、创造有“选书”、“阅读”及“回应”以及由此而循环往复的环境和条件。一本好书,一段愉快的阅读经验,将为读者开启下一段阅读旅程,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乍看之下,“选书”、“阅读”及“回应”似乎只是一个人人皆懂的常识,无甚深意。其实不然,在阅读教育实践与思考中,其意义不在于揭示出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过程,而在于提炼出阅读的重点环节,让阅读习惯的培养有迹可寻。
  选书
  阅读活动从选书开始。一般来说,若儿童并非来自书香之家,家长又不具备选书买书的能力,学校图书馆就成为儿童阅读书籍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首先需具有一批适合儿童阅读、类型丰富的藏书,让儿童与书的相遇成为可能。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引导、鼓励、教育、一切孩子养成勤光顾图书馆的良好习惯。
  学校的藏书需兼顾“量”和“质”两个方面的需求。
  在“量”方面,学校藏书应尽可能涵盖各类型读物,包括诗歌、神话、传说、故事、小说、绘本、科普、杂志、报章、参考书及视听材料等,以便让儿童从各自的兴趣入门,在书海中发现自己的天赋与兴奋点。许多儿童之所以不爱阅读,其实只是还没遇上能点燃自己阅读热情的书,一次美好的阅读经验,就可以造就一个爱书人。每个未来有所建树的人,大多数,大多数都和自己的阅读爱好与兴趣有关。
  在“质”方面,学校可从“迎合”与“引领”两个角度进行考量。学校的藏书首先得吸引儿童,贴近儿童,让儿童乐读、爱读。这类迎合儿童的图书一般较为通俗,文学性相对较低,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也不高。然而,仅仅“迎合”是不够的,学校还需发挥“引领”的作用。除了通俗性图书,学校还需备有经典、优秀的优质书籍。唯有这类真正的好书,才能打开儿童的视野、提高儿童的阅读境界,让他们的阅读品位与能力得到质的飞跃,真正步入阅读的殿堂,成为优秀的终身阅读者。
  阅读
  所谓读者,就是要为自己而阅读,而所有的阅读总是需要时间的。那么,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位读者,一定也要给他时间阅读。
  一座图书馆的藏书即使丰富精良,若得不到有效阅读,也是形同虚设。要培养终身的阅读者,仅仅提供“选书”的机会是不够的,还得确保他们的“阅读”。换言之,学校还必须确保学生拥有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并竭尽所能让阅读扎根生活。
  在美国,许多中小学一直推行着“持续默读”(SSR,Sustained Silent Reading)的阅读教学方式。大致做法是每天抽取10至15分钟时间,在教室内由学生自行挑选想看的书籍、杂志或报纸阅读,教师不提问,不要求写读书报告,也不进行任何分数记录,其教学效果成绩斐然。有关“持续默读”的教学效果,克拉生教授那本著名的《阅读的力量》以大量实证震撼了传统式教学。至于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故事,读书给学生听,美国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也以大量研究证实,为孩子朗读是培养阅读习惯最重要的因素。给孩子朗读,能够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朗读不止在家庭中有效,在课堂也成果非凡。朗读应该在各年级都进行。
  再看中国。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薛瑞萍主张将儿童阅读纳入课程,直接用上课时间将阅读进行到底。她引领学生“日有所诵”,每天诵读一首短小精悍的儿歌童谣;开展“每周一故事”,定期给学生讲精彩故事;推行“每周一歌”,以吟诵的方式让学生亲近古诗。另外,她也结合家长力量,建立“班级图书库”,购置了一批优质读物,并鼓励学生每天带一本书回家,与家长进行亲子共读。当然。如今,很多家庭富裕了,房子大了,如果能够用心经营一个有藏书的书房那就再好不过了。
  美国教育家曾说:“不能期待孩子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很多孩子来自于没有阅读习惯的家庭,这样的孩子常会因为电视而牺牲阅读的时间。”有了丰富藏书,不过才跨出第一步,我们还得确保孩子的阅读。请注意,是确保,而非仅仅鼓励、提倡或期盼。“确保”,意味着时间上的保留、环境上的打造,以及气氛上的营造。
  有了好书,有了时间,有了空间,阅读的幼苗得以拥有成长的土壤。
  回应
  我们最希望孩子们有的阅读回应就是他想继续阅读,不管是再读一遍刚看完的书,还是读另一本书。老师们总希望看到他的学生能持续周而复始地阅读,因为唯有不断阅读,孩子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位爱好读书的人。
  遇见打动自己的书,我们往往会热情高涨、思潮起伏。若书令人兴奋,我们会寻人分享内心喜悦;若书令人感动,我们会寻人宣泄心中悸动;若书令人困惑,我们会寻人交流探讨。儿童也一样。在倾听别人的读书经验并与人分享自己心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某种形式的读后心得发表,参与者可以交换信息、分享热情;同时,探索不同阅读领域的意愿也提高了。
  “回应”的意义正在于此。“回应”大致可分为两类:轻松的闲聊与专业的教学。前者长于自然,能水过无痕地分享热情;后者长于专业,能深刻地剖析作品,加深闲聊的深度,提升儿童的阅读能力。
  轻松的闲聊,常出现于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瞬间。也许是饭桌上的天伦时光,也许是课堂上师生不经意说起的某部作品,看似无心插柳,却能因此“柳成阴”。父母或师长,若每周能与孩子围绕阅读聊20至30分钟,不仅能维持孩子的阅读热情,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还能找到共同话题,促进亲子关系。
  如果我们还希望孩子成为一位深具思考能力的读者,那么仅有闲聊是不够的。我们要引导孩子发展他们与生俱来的思考、提问、报告、比较、判断、评论、批判等能力。教师精心挑选一本适合学生的好书,让孩子们在课外读完后,用课内的时间来组织讨论。从理念到操作即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思考、提问、报告、比较、判断、评论、批判等能力,这就是最原生态的育人。
  从选书、阅读到回应,一段美妙的阅读历程将引领孩子进入下一轮循环。如此周而复始,儿童的阅读将形成良性循环,其阅读视野、品位、兴趣、素质、见识、修养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各种能力,都将在这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升华。
  然而,教育者也意识到了:不阅读的孩子是由不阅读的大人造就的。我们的图书资源也许贫乏,图书储备太少或者受损了,或者我们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可是还有一件事可超越这一切。一位虔诚的成年阅读者,一位懂得孩子们需要什么的成年人,他才是阅读教育中最不可或缺的要素。
  那么。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接下来您该知道如何做了吧。不要再给不懂事的孩子买高级手机、电脑、名牌了,您该做的就是潜心引导、鼓励、教育、要求您的孩子如何成为一个爱阅读、会阅读的人。如是,您就成功了,您的孩子也就成功了。如今,有句时髦的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您的孩子被您培养成了一个爱阅读、会阅读的人,那么,孩子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也不会输在重点线上。

相关文章
·“学困生”成为“优秀生”要跨越三道槛07-19
·成功家教中不能忽视的十七个重点03-20
·改掉这8个习惯可能会让孩子越来越聪明哦!09-26
·学期过半!这封信刷屏了,值得家长好好读一读11-22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12-19
·致高一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08-07
·至少一半学生在“假努力” 10-12
·心灵的境界,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04-14
·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出成功的孩子?答案让你意外!07-10
·请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这7件事09-04
最新文章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