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搜索功能可以查询本站的所有文章
网站首页 本站动态 资源共享 美文妙乐 教学教案 双语新闻 论文相关 辅助教学 教学软件 广东高考

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创新探索


来源:网络转载 发布时间:2013-12-10 22:03:00 查看次数:

内容提要: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而课堂要创新必须充分调动课堂中的一切因素,互动是课堂创新教学的基础。

  四、学生课堂训练、动手探索研究时间不少于25分钟--学生的创造与实践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教育创新,就必须培养学生自己动手、主动参与探究事物的能力,为此,我们依据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联结主义试误说关于学习过程是一个尝试和改正错误的过程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益的成分以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倡导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情景教学,创建了“个体自学研究--师生共同探讨--适当训练--反馈信息”的教学程序。
  当堂训练,探究动手能力不少于25分钟,其实质就是运用优化教学时间管理的策略来提高课堂的效率。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首要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固有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先决条件,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习惯、方法、策略等。其次,要指导学生确立目标,为每一个学生量体裁衣,学生可以与老师一起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制定学习进度,调动智慧,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倾注情感,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再次,指导学生学会列自学提纲并作为一项学习常规来制定,要求内容体现目标、结构体现层次,问题要有指向性。其中“师生共同探讨”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它包含着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等,这种方式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同探讨是高密度的交互,不只是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是深层次情感体验的过程。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结构同我们成人不一样。因而新的教育方法应尽一切努力按照儿童的心理结构和他们不同的发展阶段,将要教的材料以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形式进行教学。”因此,教师要采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来进行调节与控制。如问题教学策略,可以假设情景;可以分析数据;可以利用联想、想象、推导;可以由已知条件演绎出新的观点等等。如反思教学策略,学生可以以逆向思维方式来检讨学习过程、克服思维定势,排除习惯的干扰,独辟蹬径得出新奇结论。
  五、师生课堂有效互动不少于25次--个体之间激情的燃烧,智慧的碰撞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而课堂要创新必须充分调动课堂中的一切因素,互动是课堂创新教学的基础。传统教学观强调的是师道尊严和教学上的自上而下不可逆转的教学方向,漠视鲜活的生命的个体存在,体现在课堂上整齐划一,严重缺乏互动,(狭小的空间也没有办法互动起来。)而以小班化教学观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双边互动可利用的空间与频率、密度都大大加强,活动的双方激情燃烧起来。整个课堂摆脱静止,呈现动态。
  课堂中的互动是多种多样的,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互动等等。师生互动,体现的是师生间的平等、民主,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而非“知识的传授为本”,要切实做到师生互动,教师要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尊严,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学生的需求、学习的自主等等。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大胆提问,甚至异想天开,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对问题的共同探讨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提问的时间与空间,哪怕是打乱了课前的教学设计,哪怕是教师回答不上来。因为学生提问的本身就是课堂的闪光点,教师就课堂实际情况要学会随时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就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教师深入其中、争论其中、乱在其中、乐在其中。“乱”之时往往是思维碰撞渐入佳境的时候。生生互动,即是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思想的过程,体现在相互讨论、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身心放松状态,不用担心自己说话的正确与否,为学生们建立了一个“七嘴八舌、各抒已见”的宽松的环境来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真切体验,加深对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问题的思考与感情。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高寻疑、质疑、解疑的能力,学生在交流之中学会相互理解、彼此信任、分工合作、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学会分享,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得到锻炼。情感互动,即是师生的积极心态的相互影响,良好的情感互动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师生情感的互动是以民主和谐为基础,共同交流,教师要耐心倾听:而双方的情感共鸣是关健,任何单方面的情感是不够的,只有达到共鸣才能发挥双边的最大效应。
  六、师生非英语课个体英语课堂用语不少于25次--适应教育国际化、信息化的需求,培养国际性的“复台型”人才
  由于教育的国际化、信息化已成为必然,教育技术层面、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制度以及观念、模式、教育的组织方式等都发生深刻的变化,从各个方面、各个学科,全方位的外语渗透是完全有必要的。
  我们在非英语学科采用这种中英文授课的形式,以量的手段来强化是依据儿童心理成长的特点,使之融入儿童素质发展过程,增强其多重语感的复合思维的现代教学方式。同时,针对目前国内英语教学呈现“哑巴”英语的状况,来为学生创设英语的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各科知识的过程中,始终能接触英语,使英语学习真正从英语课堂延伸到其他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英语交往的频率及密度相对于人数众多的班级而言明显增多,让学生真正有一个学以致用的环境。为此,我校以三个阶段来推行。首先,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逐步地渗透在各学科之中,在非英语学科,如数学、自然科学、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中适当加入英语教学的成分,主要在说与听上下功夫,要求每堂课不得少于25次;其次,有意识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穿插在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的能力,适当渗透读与写的成分;再次,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整个课堂的1/3时间的运用,逐步扩大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比例,最后达到课堂上师生之间完全用英语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坚持进行这种中英文语言的教学,使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和升华,两种语言的切换使学生的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形成两种思维模式,促进语言和思维素质的提高,成为一个“复合型”的人才。
  应该说,我校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提出若干“25”,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个指向的范围并加以强化。随着对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与挖掘,这种课堂模式的外延也将逐步显现出来,比如每天的课外阅读不少于25分钟;每学年学生调查实践不少于25天;每学期的课外练笔不少于25篇等等。我们相信,以小班化教学为平台来实践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改革,将会显得更快捷、更易操作、更易出效果。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扫描二维码手机查看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阅读排行
快速导航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高中英语教学交流网】 【yykzzsj】
微信公众号 站长微信
版权所有 2008-2024 高中英语教学交流网